江苏自考27332当代中国经济运行复习资料一
江苏自考27332当代中国经济运行复习资料一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2.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普遍承认,宏观经济不稳定,微观经济无效率和个人收入不公平,是发达国家存在的所谓三大“市场失灵”现象。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也是中国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4. 认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现状,是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两个基本方面。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度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市场运行,其实是市场主体交换行为和过程构成的运动总状态。
8. 把市场从交易对象的角度,分为商品(包括服务)市场和要素市场;从市场竞争程度的角度,分为竞争性市场和垄断性市场;从市场交易的时序角度,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从市场区域的角度,分为地方市场,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
9. 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10. 从借贷期限来划分金融市场,即把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1. 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
12. 建设和完善开放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保证。
13. 价值规律的作用过程,在经济现象上,表现为市场机制,作用的一般结果是实现经济资源的社会配置。
14.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15. 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结果
16. 价格机制是商品市场中的基本机制。
17. 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一种平衡机制。
18. 信用制度是建立市场利率机制的制度保证。
19. 竞争机制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利率机制等市场各种机制的人格化表现
20. 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和展开的标志是优胜劣汰
21. 市场竞争的前提是市场主体经济地位的平等性。
22. 市场机制的这种调节作用,引起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变动。
23. 从市场主体相互利益关系的角度来看,市场竞争机制是整个市场机制的集中表现。
24. 法律手段是市场管理的核心手段。
25. 到19世纪下半叶,第一次真正形成了世界市场。
26. 垂直分工型就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之间的纵向分工。
27. “水平分工型“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贸易品种会呈现低收入弹性产品减少,高收入弹性产品增加的结构变化趋势。
28. 商业存在是四种服务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
29. 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较多的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制约。
30. 价廉物美、以质取胜的原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
31. 参与全球性的国际竞争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32. 贸易品种多元化是整个市场多元化的出发点。
33. 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突出的表现为投资的增长。
34. 在结构论者看来,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中心,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就是使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的过程,亦即经济增长的实现过程。
35. 按照经济增长的效率高低来分,有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36. 经济增长中靠要素产出率提高取得的份额大于靠增加投入取得的份额。
37.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8. 公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支撑。
39. 竞争优势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取得绩效的核心和源泉。
40.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市场竞争战略
41. 决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
42. 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
4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44.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在于价格改革。
45. 农业规模经营的形式从投入方面来讲就是土地规模经营;从产出方面讲是指产品规模经营。
46. 农村社会化服务业,这适合所有地区
4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48. 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工业化和信息化。
49. 加速城镇化,是推动我国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城市化进程大概表现为两种:集中型,分散型。
50. 当代中国经济仍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51.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52. 教材P290
53.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54.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55.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发表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
56. 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4年在全世界率先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实践了对“里约热内卢宣言“的承诺。
57. 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我国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58. 在这种循环中,经济的良性循环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
59.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即ISO14000标准。
60. “污染者支付原则“即PPP;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即PUPP。
61. 允许企业在市场上出售或者购买许可证。
62. 从15世纪开始,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63. 国际上存在着“反全球化“运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导致的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引发的。
64.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65. 积极发挥政府在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中的主导和统筹作用。
66.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相结合。
67. 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和高新技术的竞争这个核心。
68. 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中的“紧跟方式“、”竞赶方式“和”超越方式“。
69. 外资的引入,在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风险。
70. 外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和本性,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71. 引进外资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应积极利用外资发展我国急需发展的产业。
72. 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来看,具有法人财产权的企业成为企业收入分配的主体。
73. 经过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可以称之为原始收入。
74.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基本的原则是注重效率。
75.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初次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进行再分配。
76. 经过再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叫做“派生收入”或者“最终收入”。
77.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有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等。
78. P344
79.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
80. 实现“按劳分配”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劳动者的“各尽所能”,即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尽自己的能力提供社会劳动。
81. 平均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要求。
82. 按劳分配的劳动成果是价值财富。
83. 直接支配按劳分配的是公有制企业,而不是国家政府。
84.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
85. 消费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前提。
86.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实现。
87. 当代中国在个人消费领域中,起控制作用和主导作用的,是广大劳动者。
88. 一般把人们的个人消费称之为居民消费。
89.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降低。
90. 合理的消费必须着眼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1. 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属于个人消费范畴。
92. 政府是社会消费基金的消费主体。
93. 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94. 宏观调控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
9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价值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种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96. 国家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关系中的经济总量。
97.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对象的市场经济总量,最基本的就是总供给和总需求。
98. 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出发,宏观调控首先要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99. 扩大内需,成为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立足点。
100. 健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关键,在于确立宏观调控的主体。
101. 编制计划是计划调控的前提。
102. 行政手段的运用属于纵向垂直管理。
103. 经济手段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主要手段,其中经济政策是实施经济杠杆的依据。
104. 盈余预算,即收入大于支出,这是一种紧缩型财政预算,在经济高涨或过热时才用。
105. 赤字预算,即支出大于收入,这是一种扩张型预算,在经济发展缓慢时运用。
106. 货币政策也要“逆向而行”。
107. 产业结构政策,它是产业政策的核心。
江苏自考更多专业课课程免费试听
请关注“自考大网校”微信公众号
自考有疑惑或想进学习群,联系江苏自考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