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考艺术设计(本科)00695设计色彩(实践)高纲
江苏省自考艺术设计(本科)00695设计色彩(实践)高纲 南京艺术学院编
Ⅰ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设计色彩(实践)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类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其任务是设计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通过相关课题的学习,增加运用色彩的实践能力,旨在培养考生对色彩基本原理、色彩造型规律及色彩构成基本规律的认识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为其从事艺术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系统讲述绘画及设计中的自然色彩、装饰色彩、象征色彩和抽象色彩。自学应考者应掌握对自然色彩、装饰色彩、象征色彩和抽象色彩的观察、体验、分析、理解、再现、表现的方法,具备艺术设计所需要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本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自学应考者应首先认识到设计色彩与传统绘画类色彩课程所不同的专业诉求,才能更好地完成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通过设计色彩的教学单元,使学生初步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规律;
2.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个人练习、观摩作品与集体讨论,逐步形成相对个性化的表现手法,进而形成独立的分析、思考、创意能力;
3.通过一定数量的实践训练,基本掌握自然色彩的写实再现、装饰色彩的平面表现、象征色彩的移情感知以及抽象色彩的意象构成,以设计思维理解和应用色彩,为培养专业设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对比中西方对色彩认知的异同,了解世界各民族风俗传统与色彩的历史渊源,了解色彩的象征性价值与符号性意义;尝试色彩音乐性的多元表现手法,感受抽象色彩与音乐的关联性;
5.在掌握本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拓展专业视野,通过观展、阅读、交流等方式,学习设计色彩的多种表现形式,提高个人艺术素养。从专业上理解色彩对于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掌握多种媒介和工具的色彩表达方式。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作为所有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前修课程,是基础课中的基础。设计色彩是服务于设计领域的基础训练课程,是伴随着现代绘画艺术、工业技术以及设计艺术的发展和需要演化而来的表现形式和理论体系。在本课程中完成色彩应用能力的培养、创意思维的初步形成、多种表现手法的熟练掌握,才能对设计基础和之后的专业课程学习起到决定性的支撑作用。设计色彩是将美术基础向设计思维转化的重要课程体系之一,同时拓展了对艺术史、对传统美术的认知,艺术眼界的拓展对设计能力的推动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色彩的视觉原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光色原理和色彩的基本属性。第一节:光色原理,从物理学家牛顿光谱的发现谈自然光与色彩的关系,到颜料色彩的三原色、补色和色彩混合。第二节:色彩的基本属性,讲述蒙塞尔提出的色相、纯度与明度的色彩三属性概念;冷色系与暖色系的基本概念,讲述科学意义的色彩原理与特性认知。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光色原理和色彩的基本属性的了解,从专业的角度理解色彩的理性概念与感性认知,加强设计色彩的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色彩调和原理,可以通过三原色调和出三间色和三复色,进而调和出丰富的色彩变化;通过对冷暖色调对比这一色彩内在的对立统一的规律,更好地体现色彩的独立性表现。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色彩三原色——基本了解颜料表达色彩时涉及的色彩三原色,进一步掌握三间色和三复色等色彩基本概念;
2.色彩属性——了解色彩的色相、纯度与明度。通过对冷色系与暖色系的感知,理解色彩对比与色调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色彩视觉现象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帮助自考者从人的视觉角度来理解色彩。第一节:调和与并置(以中间色调调和)。讲述印象派画家修拉的点彩主义对现代印刷技术的影响;第二节色彩的恒常性记忆。从生理与心理的角度讲述固有色概念作为一种习惯认识,往往影响我们对色彩变化的认识;第三节中间色。是对处在两个相对的色彩关系中间的色彩的统称;第四节:后像(连续对比、视觉残像)。是由视觉的生理机制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第五节:同时对比。讲述环境色对色彩色相、纯度与明度的视觉影响;第六节:幻觉与错觉。全面介绍了赫曼·格瑞德幻觉、罗比克立方体幻觉、共时对照幻觉、比泽尔德幻觉、填充幻觉、卡尼萨模糊、尼恩色彩扩散以及车如尔错觉等现象。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色彩在视觉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帮助自考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是如何通过眼睛来感知光和感知色彩的。理解色彩的调和与并置、彩色的同时对比和色彩的幻觉与错觉,有助于运用人类视觉的特点,做好与色彩相关的设计实践。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色彩的调和与并置——从再复杂的颜色,从远处看也都以单色呈现,理解印象派画家修拉的点彩主义绘画对现代印刷技术的影响;